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
三千萬兒女高吼秦腔
一老碗搟面喜氣洋洋
沒有油潑辣子嘟嘟囔囔
陜西人,離不開秦腔,離不開面條鍋盔,離不開油潑辣子。雖然現(xiàn)在我依然理解不了喊破喉嚨吼出的秦腔,但它絕對是代表陜西民俗的縮影之一。聽到秦腔,我就會猛然想到陜西八大怪中“面條像褲帶、油潑辣子一道菜、鍋盔饃饃似鍋蓋……”
陜西人,離不開秦腔,離不開面條鍋盔,離不開油潑辣子。雖然現(xiàn)在我依然理解不了喊破喉嚨吼出的秦腔,但它絕對是代表陜西民俗的縮影之一。聽到秦腔,我就會猛然想到陜西八大怪中“面條像褲帶、油潑辣子一道菜、鍋盔饃饃似鍋蓋……”
陜西寶雞是生我養(yǎng)我的地方,這也就注定了我與家鄉(xiāng)的臊子面、搟面皮和熱攪團(tuán)等面食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。在陜西西府家喻戶曉的普通面食當(dāng)中,最有名的要數(shù)臊子面和攪團(tuán)了。從我離家上學(xué)到工作的這些年頭里,嘗遍了外面大店小鋪的面食,卻終究難以覓到媽媽做的那種正宗的、久違的家的味道。
臊子面講求的是:薄筋光、煎稀汪、酸辣香,就是面條要少而薄且要筋道,臊子面的湯要燙、上面的油一口吹不透還要突出酸和辣。五花肉切成小丁加入蔥姜大料及醋炒制成臊子,再把豆腐過油切絲(或者丁)、雞蛋攤成餅切菱形片,然后把胡蘿卜丁、豆角丁、黃花段、木耳碎加蔥姜炒熟,最后熗湯就是將所有待用料下鍋,等面條出鍋撈入碗中加湯撒韭菜末即成。
家的味道,不僅傳承的是一門做飯手藝,而且傳遞的是一種“思念家和親人”的情愫;家的味道,就是每逢過節(jié)期間與親人團(tuán)聚的味道……
文/圖 趙莉